2023-08-09 08:51:20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无高精地图亦可城市NGP
智能驾驶环节是本次科技日的重头戏,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宇为大家分享了智能辅助驾驶进展。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宇发表演讲
小鹏高速NGP凭借高精地图和众多传感器及优秀算法的组合,早已达到了非常高自主程度的高速及快速路辅助驾驶水平。今年9月17日,小鹏也在广州试点运行,逐步推送了全国首批小鹏P5城市NGP,实现了更复杂的城市场景下的领航辅助驾驶。这也是国内首个量产的城市场景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
在有高精地图的场景下,小鹏城市NGP可以从容应对众多复杂交通环境,如横向超车变道、应对其他车辆加塞,及其他各种包括非机动车在内的复杂场景。根据小鹏的统计,发布的一个月内,小鹏P5的城市NGP使用渗透率高达84%,里程渗透率高达63%,即84%的被推送的用户会选择使用此功能,平均每10公里就有6.3公里是开启NGP状态下行驶的。
高精地图的绘制需要大量的时间及成本,全国每一条道路都覆盖高精地图显然并不现实,当智能导航驾驶在无高精地图的全路段都能使用,且能和高精地图NGP无缝衔接时,才算真正接近自动驾驶。
XNGP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是传感器数量或算力的单一提升可以实现的,小鹏从硬件、软件及AI和数据全方位入手,打造先进的自动驾驶体系能力。全新一代感知架构XNet,则是小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研发的解决方案。
从数据采集层面,XNet深度视觉神经网络将多个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多帧时序前融合,输出BEV视角下的动态目标物的4D信息(如车辆,二轮车等的大小、距离、位置及速度、行为预测等),以及静态目标物的3D信息(如车道线和马路边缘的位置)。可以快速通过超强环境感知实时生成高精地图。同时,XNet还加入了纯视觉的速度感知和意图预测,对周围物体进行更准确的监测甚至预判,大幅提升城市行驶安全性。
XNet深度视觉神经网络
实现上述强大感知计算能力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标注、训练和部署工作,按照原来的技术,需要2000人年的工作量才能完成训练数据的标注,如何通过车辆上芯片的有限算力完成这套系统的部署更是难上加难。到此阶段,小鹏的全套体系能力才得到充分的展现。
小鹏和阿里云合作,搭建中国最大的自动驾驶智算中心——扶摇,600PFLOPS算力(每秒浮点运算60亿亿次)、800Gbps、4PBNVME固态硬盘,再加以各种算法优化打造全自动标注系统,最终效率提升602倍,仅需16.7天即可完成。同时,通过Transformer部署,使得XNet所需的122%Orin-X算力才能达到的计算水平,现在仅需9%算力即可完成,使这套架构能够顺利部署在量产车上。
此外,数据闭环的基础能力由采集、标注、训练、部署四大核心能力组成,效率是AI体系的重要KPI之一。因此,小鹏汽车通过定向采集的方式,可以通过海量车辆,收集到大量的训练数据,在自动标注体系和扶摇的帮助下,快速进行修正。即使是一些非常少见的极端场景,也可以通过仿真系统,生成大量的同类型数据,进行快速迭代训练。现场吴博士举了两个有趣的例子,一是马路上极端超载的三轮车,AI首次识别免不了无所适从,但通过大量寻找采集现实相似案例,多次重复训练,使得AI得到了辨认此特殊物体的能力。
另一个例子是,某位鹏友在自动驾驶时车辆识别到的,一辆货车车轮掉落,底盘与地面摩擦火星四溅,这样的极端场景估计许多人一辈子都不会亲眼遇见,想在现实中采集第二次数据可能性微乎其微。此时仿真训练就派上了用场。通过虚幻引擎模拟出以假乱真的极端场景画面,反复训练这些百年一遇的场景,极大提升了AI训练效率。
上述这些极端场景被称为CornerCase,虽然很多驾驶员可能开十年车都遇不到,但一旦开始自动驾驶时遇到了,产生的后果将不可预料。小鹏通过定向采集和仿真结合,一年内累计解决1000个以上Cornercase,高速NGP事故率降低95%。同时,每一行代码改动,都需要经过行驶5千万公里的仿真里程,5000+个核心模拟场景,挑战17000+个专项模拟场景,确保功能迭代的可靠及正向演进。
小鹏智能辅助驾驶未来发展
有了上述技术,小鹏计划2023-2024高等级智能辅助驾驶成为常态,2024年将实现全场景打通,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智能领航辅助驾驶能力,2025年则向全面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进发。
XNGP发布计划
XPILOT发布计划
此外,针对XPILOT版本的用户,小鹏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也将持续更新。2022年起至2023年上半年,小鹏G9Pro版在交付即有高速NGP、记忆泊车、LCC、智能泊车等功能基础上,开放红绿灯识别、车道级导航功能,该功能在小鹏P5P版、E版,小鹏P7E版、智尊版也将开放,小鹏P5P版的城市NGP将新增开放城市深圳、上海,城市NGP与LCC增强版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
真正的智能座舱和智能汽车
何小鹏认为,在智能汽车发展到这个阶段时,人机交互比屏幕更重要。在很多复杂场景下,语音交互比单一块大屏幕操作逻辑和安全性都更好。小鹏新增首次将MIMO多音区技术应用在车载语音系统,实现小P全程待命,车内多位乘员无需唤醒,多人同时人车语音对话。
小P会全时聆听车内成员对话,智能分辨哪些是需要它执行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