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0 09:43:12
01
在多子女家庭,老人普遍都偏疼小儿子一家,有好东西都会先紧着他们,但等到老人身子骨不行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往往是靠不上小儿子一家的。最后,照顾老人的反而是一直被忽略的大儿子一家。
面对这种情况,拎不清的老人,会觉得大儿子一家照顾自己是应该的,丝毫不知感恩,手里有点儿好东西,总想着给小儿子一家送去。就是到了弥留之际,老人也只想着小儿子一家,惦记着把财产都分给小儿子一家。这种老人,只能说是糊涂。
但这世上,还是拎得清的老人居多。她们明白谁才是对自己好的人,谁又是白眼狼、不孝子。所以,她们刚开始的时候就算有些偏心,但看明白了这一点后,她们就不会再像过去一样一味地偏心小儿子了。她们会把更多的关心给到大儿子一家,到了最后,也会把财产留给他们。
02
王大春(化名)今年已经80岁了。活到这个年岁,她自觉已经看透了很多东西,不再像过去那么糊涂了,她觉得自己现在还是挺拎得清的。但在过去,年轻的时候,她就没现在这么通透。
她这辈子就生了两个儿子,生大儿子的时候,她以为大儿子会是她的全部,看着大儿子一点点长大,就觉得格外幸福。但等到小儿子出生后,这样的情况就发生了改变,小儿子吸引走了她全部的注意力,大儿子逐渐就成了透明。
因为小儿子能闹腾,长得也比大儿子好,嘴还甜,所以,小儿子就成了她最疼爱的儿子。那个时候年轻,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偏心,但等到她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却已经晚了。习惯成自然,她对小儿子的偏爱早已成了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已经改不掉了,当然,她也没想着要改。
因为这个时候的大儿子已经变得有些阴沉,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着实不讨喜,于是,在家里,大儿子就成了闷头干活的苦力,而小儿子却成了她捧在手心里的宝。
就算后来两个人各自成了家,这种局面也没有发生改变。她对大儿媳是怎么看怎么不满意,平时都是指使着大儿媳干这干那的,从来就没给过大儿媳一个好脸色。
但她对小儿媳却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可能是爱屋及乌,她就是觉得小儿媳哪儿哪儿都好,所以,平时有好东西都会往小儿媳那儿送。
那个时候,她就想好了,以后家里的房子和钱都给小儿子一家,养老也靠着小儿子。然而,当她身子骨不行了,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小儿子一家却选择了逃避。这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她身子骨一向很好,之所以会垮掉也是因为受不了丧子之痛。虽说她不怎么喜欢大儿子,但那毕竟是她亲生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她怎么可能受得住。
所以,自那之后,她就一直是病歪歪的状态,有的时候甚至都起不来床,常年吃着药,常年需要人照顾。她以为,来照顾她的会是小儿子和小儿媳,但他们却以各种借口逃避了这份责任。
最后,来照顾她的竟然是成了寡妇的大儿媳。她明明可以选择改嫁,也可以选择不管婆婆,毕竟丈夫都已经没了,若是不再跟婆婆来往,也情有可原,谁也不会说她什么。
但她却是个孝顺的,见小叔子一家对婆婆不管不问,她就没办法坐视不理了,就这样,她尽心伺候了婆婆10年。
王大春能再坚持10年,活到80岁,真就是大儿媳的功劳,她对大儿媳是感激的,对小儿子一家却是怨恨的。毕竟这10年,他们都没有来看过她一眼,更没有管过她,生怕她赖上他们。
但那毕竟是她的儿子,她想着到时候把手里的房子和钱一分为二,一半给大儿媳,一半给二儿子一家。她都计划着立遗嘱了。
然而,就在她病重的时候,一直没有出现的小儿子一家出现了,目的是为了分她的财产,还厚颜无耻地说该分给他大头。
不关心亲妈,只想着分多分少的小儿子终究是寒了她的心,她质问小儿子夫妻,大儿媳一个寡妇伺候了她这个婆婆10年,而他们一家却从未管过她,他们有什么脸来分财产。
她的质问,让小儿子一家羞红了脸,但在财产的问题上,他们却分毫不让,非要拿大头。她没有再跟他们理论下去,她直接立遗嘱,把全部的财产都留给了大儿媳,还做了公证。
这下,小儿子一家就彻底没辙了,他们最后只能骂骂咧咧地离开,看着这样的小儿子和小儿媳,她顿觉心灰意冷,病情加重,差点儿就没能熬过去。
幸而大儿媳是个好的,对她也是尽心尽力,在大儿媳的照顾与劝解下,她熬了大半年才断气。最后弥留之际,她没有找小儿子,她只是握着大儿媳的手,说着谢谢。
大儿媳办完了婆婆的葬礼后,通过一系列手续就拿到了全部的财产。看着婆婆留给她的东西,她是欣慰的。虽说她当初选择照顾婆婆只是因为那份责任,但被婆婆认可,得到了回馈,还是让她莫名感动,也觉得自己的付出值了。
而她小叔子一家,因为婆婆没有给他们留任何东西,所以他们连婆婆的葬礼都没来参加。因此,他们在亲朋好友圈儿里都被骂惨了,名声也是彻底臭了。
但他们仍旧不知悔改,一直觉得是大嫂心机深,是他们没玩儿过大嫂,还在到处败坏大嫂的名声,然而,已经没人愿意信他们的话了。这辈子,他们过得格外不如意。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够明白两个道理。
03
一.年纪大了,就要拎得清,要明白谁才是对自己好的人,手里的财产,要给也是给对自己好的人,千万不要想着给白眼狼,别因为拎不清而寒了对自己好的人的心。
人老了,难免糊涂,但也不能糊涂过头了。大家应该都见过那些特别糊涂的老人,明明照顾她的是大儿子一家,但有了好东西,却总想往小儿子一家送。
老人这样的行为绝对会伤到大儿子一家,他们或许会觉得没人看得到自己的付出,忍够了,就会选择放弃,到时候,老人或许只能指望小儿子了,但小儿子就靠谱吗?他愿意照顾老人吗?未必吧。
所以,年纪大了,就要拎得清,要明白谁才是对自己好的人,手里的财产,要给也是给对自己好的人,千万不要想着给白眼狼,别因为拎不清而寒了对自己好的人的心。
04
二.做人得讲良心,更要有底线,不要没好处的时候,就躲起来,把麻烦推给别人,等到有了好处,就凑过去讨要,这么做,只会让人瞧不起,好处也落不到这种人的身上。
不喜欢麻烦、贪图享乐、贪财都是人的本性,我们在尊重人的本性的同时,也要守住做人的底线。年老的父母不能不管,更不能把父母推给别人管,这是不道德的,也是突破底线的行为。
做人得讲良心,更要有底线,不要没好处的时候,就躲起来,把麻烦推给别人,等到有了好处,就凑过去讨要,这么做,只会让人瞧不起,好处也落不到这种人的身上。
文/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