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星 | 双年赛首位全国36强:汤璇!

2022-10-24 10:08:01

松下蓄电池

成长之路是青年设计师们的“红毯”,每个人的作品都是专属于自己的“奖杯”,设计师们为之付出的心血与汗水无法量化,对于杰出设计师的嘉奖,我们有幸共同见证。今年中国设计星·星竞选在以往的全国海选基础上,特别设置了城市设计星竞选的新赛道,通过评选东南西北四个区的区域50强,各区再推选一位最优秀的选手直接晋级中国设计星(2022-2023)全国36强。

8月12日隆重开场的中国设计星武汉知识大会上,在诸位与会者、评审导师、在场青年设计师、各大设计行业媒体的密切关注下,本届中国设计星全国36强席位获得者由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中国设计星(2022-2023)顾问导师孟也先生、dEEPArchitects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中国设计星(2022-2023)执行导师李道德先生隆重揭晓。为了在50位优秀的设计师中抉择出唯一一名获得中国设计星全国36强的直接晋级名额,中国设计星组委会于8月12日上午举办了城市设计星(南区)50进1闭门评审会,孟也空间创意设计事务所设计总监中国设计星(2022-2023)顾问导师孟也先生,武汉设计联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设计星(2022-2023)嘉宾导师周晓女士,dEEPArchitects创始人/主持建筑师中国设计星(2022-2023)执行导师李道德先生三位重磅导师参与其中,为城市设计星50强作品评审、打分。经过细致、严谨、公正的三轮评审,汤璇以最高投票数直接晋级中国设计星(2022-2023)全国36强!

从武汉设计星到城市设计星南区50强,再进阶成为中国设计星全国36强,90后的汤璇一路披荆斩棘。回忆成绩揭晓的那一刻,汤璇却颇感淡然地说道,一切都比较自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仍以一颗平常心面对。在采访中,“平常心”与“初心”是汤璇口中的高频词汇,于他而言,剥开繁杂的设计技巧、理念、专业度与艺术性,一个项目最后呈现的正是设计师的一颗心。

和很多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一样,汤璇将中国设计星视作设计师走向成熟的重要一站。尽管对于自我设计能力颇为笃定,但是走上这一“设计师养成的训练场”,他却没有提前预设宏大的目标,而更多想要找寻那些有利于设计精进的方向,“我更愿意倾听到一些侧面的声音,希望自己的设计作品能够拿到设计界的前辈以及设计师朋友的面前审视,从而获得在工作中完全不一样的视角,这种视角的变化可以促进我进一步的学习与成长,同时整个过程也是一种独特的经历与挑战。”拒绝故步自封,不断倾听“侧面的声音”,是汤璇不断找寻更好设计的一种方式,比如他曾邀约一位信赖的设计界前辈来到自己设计的商业空间去“探店”,真诚的倾听对方的意见,以此作为未来再次启程的养料。汤璇这份超脱于年纪与履历的松弛,来源于内心深处始终未曾改变的对于设计的执念。而出名与逐利都于这些毫不相关,他想守住初心做些真正的好设计。

▲COZMINE潮牌线下集合店

除了在赛程中得到业内领袖们的可行性建议之外,中国设计星更是促进了年轻一代设计师群体间的充分交流。汤璇谈到这些交流是于职业发展有利的“碰撞”,帮助自己进一步看清自己的位置,以及未来需要调整的地方,他做出了一个有意思的比喻,“就像开车一样。前后左右都有车。那么你得知道自己处在什么位置,与周围车的距离,然后去判断什么时候踩加油门,什么时候要去点刹车。”今年是中国设计星升级改版成双年赛的第一年,汤璇适应得很快,并且认为延长后的赛事对于新生代设计师而言将更有利,他们无需在能够获得可观收益的商业订单与比赛之间做出艰难的单项选择,同时每一位选手也将得益于时长而拥有了更加充裕的准备时间与成长空间。至于持续到明年的丰富赛程,汤璇仍然将“”平常心进行到底”,他关注的并非名次与成绩,而是有没有表现出最好的状态。

“因地制宜,保持初心”,这是汤璇始终坚持的设计理念。面对甲方的种种要求与商业上的诸多考量,汤璇要谨慎地守护住自己从事设计行业的初心,平衡自我与商业间的距离。而两个简单成语的背后藏着的是汤璇关于何为好设计的深刻思考。在汤璇看来,千篇一律或者套路式的设计或许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商业上的成功或者所谓的流量,但这样的作品却缺失了作为设计师最重要的一环——既通过洞察甲方的需要与特点,来表达设计师对于世界的看法。在落地项目中,汤璇也将这一理念贯穿其中。在《空盘韩食酒馆》项目中,他将代表空盘的椭圆形状布满整个空间,以此表达空间对于“空”这一意象的独一无二的精神价值。在《武昌区禁毒教育基地》项目中,他使用了极为克制的表现手法,赋予空间教育功能与肃穆的气氛,同时也表达着对于当下流行的夸张设计的一种批判。

▲KONPAN空盤韩食酒馆

希望未来成为一个怎样的设计师呢?汤璇是这样回答的:很多设计师与建筑师,即便到了年老的时候,依然拥有对于设计的热情,依然用一颗初心去面对每一个项目,投注不打折扣的热爱,而没有成为一个纯粹的商人,他们将设计视作终生的事业,而这样的故事总是令我敬佩和动容。

▲武昌区禁毒教育基地

最满意的项目出现在过去还是未来?汤璇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令人讶异的,对于已落成的项目,他总在复盘与反思,找到那些仍然值得改善空间,而对于未来,他也认为满意与差强人意永远相互交织存在,“最”对于设计而言或许是不可能达成的目标,“每一个项目我都能找到最满意的地方以及最令人遗憾的地方,它们总是会在一起。”而对于一个接近完美设计的标准,汤璇却十分确定。他希望每一个商业空间设计都不仅仅是进行视觉的传达或者获得商业上的反馈,而是应该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履行一定程度的文化输出的职责,以更深度的情感与内核感染到周围人,而当一座城市中拥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空间之后,设计就将影响一个城市的活力、样貌与精神。成都既是这样一座被设计改变的城市,在此学习与工作多年的汤璇曾深刻的感知到这座城的蜕变。2017年,汤璇回到家乡武汉,2020年,汤璇建立外物WHYWOULD设计事务所,他也希望自己的故乡同样能由每一个微小的设计细节开始变得更具文化底蕴与城市特色。而在设计之外,汤璇玩滑板、喝咖啡、领养猫咪,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体尝试各种新奇的体验,而这些与城市的接触,也加深他对于生活与人的理解,最终,这些思考与体验都将反哺于设计之中。尽管在汤璇看来,完满的设计并不存在,但这一伪命题也永恒地成为他努力的方向与前进的驱动力。永远怀揣着一颗平常心,也永远要做得比上一次更好一点。

▲AtacamaCoffee&Friend咖啡店

2022中国设计星知识大会

暨城市设计星(北区)50进1评审会

9月16日(周五)中国·郑州

第二位全国36强即将诞生

诚邀您共话设计新知

2022中国设计星知识大会

每位青年设计师都应该听的一次设计进修大课

设计知识全覆盖

精量化纯干货深度剖析

精心打磨,层层递进,学完即用

9月郑州&成都︱10月上海

与你相约,不见不散!